
有关春节的作文(集合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春节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春节的作文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写出了辞旧迎新的景象。按照老家的习俗,过年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也是家长们忙碌的一天,更是我们小孩最期盼的一天。
我的老家在湘西凤凰县下面的一个苗寨,一个非常典型的纯苗族人居住的山村(当然现在也有像我妈妈一样的不懂苗话的苗族人)。
今年过年我们家可热闹了,姑姑家、伯伯家他们都和我们一起来过年。您瞧:厨房里,我姑父和我大伯正忙碌着,洗菜、切菜、蒸、煮、烹饪、煎、炸……全用上,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各自做着自己的拿手菜;堂屋里,我姑姑和我伯母正在拖地,擦桌子,清洗着碗筷;火坑旁,奶奶正和串门子来的那些奶奶、爷爷们磕着瓜子聊着天;三个表哥正在挑水(自来水怎么不来水了)、劈柴(准备给奶奶在家烧一年);屋前,我和弟弟正带着俩个大外甥(我姑姑家的孙子,比我还大)在外面做游戏;而我的爸爸妈妈正带着猪头、酒、水果到山顶上的土地庙里去烧香了……
团年饭开始了,这里的团年饭吃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什么时候熟就什么时候吃,而我外公那里是越早越好,通常他们吃好饭打电话来的时候我们还没起床。我们一大家三十多个人围着用三张桌拼起来的桌子吃着香喷喷的佳肴,品着淳淳的酒,饮着各种各样的饮料,说着祝福的话,祝愿彼此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吃完饭后,大人们出去串门了,是走到谁家就吃喝到谁家。我们小孩则拿着自己喜欢的烟花到外面等着夜幕降临。
天终于黑了,我们终于可以放烟花了。我拿着一盒冰淇淋样的烟花放在地上,拿着香小心翼翼地去点引线,一下、两下……没点着,而我却跑得远远的,我实在是怕,最后只好把香递给弟弟,弟弟用眼瞄了我一下,接过香,说了句“胆小鬼”就从容地点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冰淇淋”,只见它的中心喷出五彩的火花,突然“呯”的一声炸开了,吓得我“魂飞魄散”。接着大家各自放了起来,等我们小孩放好,寨子里和对面寨子比赛放起了烟花,足足放了三个多小时。
过年了,年过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愿大家在新年里财源广进,福星高照!
有关春节的作文2随着17年的春节假期渐渐过完,这日子也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而进入了平常状态。想想每年春节临近,在外上学、打工、工作的游子们陆陆续续回家过年,那日子在家里的人们在期盼中查数着相关的日子,游子们在期盼中查数着启程的时间。一年随春节的临近而敲响的团聚的号角。
在每年春节每一个日子临近时,团聚显现着是多么的重要。房子里说笑声充盈着每一个角落,也打碎了平日里平静而清冷的屋间,吃食的丰盈,家人的丰盈,团聚的丰盈,在丰盈中营造种种美好与温馨,在阖家欢笑声中聚集,在团聚中每一张笑脸生辉,在暂短的无牵无挂中静心。或许只有每年的春节才能享有这样静心的一份心情吧。
时间随着假期的结束而显现的犹为暂短,当一个个在外的游子们打起行囊陆续返回行程时,一种不忍别离的情怀驱使着难舍的脚步,或多的挂牵又重回心门,瞬间房屋的清冷又回到每一个角落。
时代拯救了远离与别离的思乡和牵挂之苦,通讯时代信息化生活缔造着一种远而不远,近而又近的生活。人人近乎一部手机,人人近乎离不开手机,一个电话、一次视频,就能减轻思乡牵挂之苦,有声有色。这要感谢时代,感谢为之付出的人们,更感谢我们拥有这个时代。
时代的变迁,时代的飞黄腾达,时代的进步就在眼前,在不知什么时候就能惊叹你,惊叹这个社会,惊叹你身边的人,更惊叹的似乎就是自己,一种改变,一种似乎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就改变了自己。
17年春节假期的脚步渐渐走远,节日的气氛也随之慢慢散去,当环顾屋间,身边团聚的气氛和温馨还依然缭绕在屋间的每一个角落,而时间的车轮依旧在行走中前行,却没有丝毫的停歇,始终如一。
年年如此,岁岁平安!渐渐流走的时光和记忆,也随时间不停的行走而渐渐长大,渐渐成熟、渐渐变老、渐渐淡忘、渐渐在髪髻上出现了无数根明亮醒目的白色银丝……
有关春节的作文3春节到了!春节到了!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传统的节日。过春节之前,人们都喜欢将自己的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在门上贴起“福”字,再挂上一幅对联,准备好美味佳肴,以慰劳自己一年来的辛苦;每个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到处是红灯笼,中国节,真是一片热闹的、喜气洋洋的景象。
从年初一开始,中国人就会看望长辈,拜访亲朋好友,并送出精美的礼物和美好的祝福,表示自己的一片心意。除了拜访亲朋好友,看望长辈,送礼物和祝福以外,中国人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就是长辈要给比自己小一辈的人的儿子或女儿给压岁钱,这个习俗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只是面值变化了一下而已,像现在有的是100元的,有的是500元的,有的是600元的,有的是1000元的……
一般到了大年初一父亲母亲就去长辈家拜年;过了初一这个日子还可以去亲朋好友家拜年,也可以出去旅游或呆在家里。当然除了拜年和拿压岁钱以外,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新年项目”就是放鞭炮、放烟花了。每到过春节,父亲就给我买很多鞭炮和烟花,放在两个大箱子里,准备在年三十和年初一(年三十的十二点正)放。随着时代的变化,虽然鞭炮没变,但是烟花却变得形状各异,放出来的烟花也一年比一年更美丽。每当我想起那段放烟花的过程,我就觉得我的胆子大了。我每次都是点燃了火心,就马上跑得老远老远,由于我怕被烟花给炸伤了。当然我从来都没有被炸到过。特别是年三十的十二点整,是最壮观的时候了,那个场景真可以用火树银花来形容,各种各样的烟花争奇斗艳,在空中飞得高高的,而且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响。在午夜的十二点,显得极为壮观,每到了此时,我就会异常兴奋,异常开心,整个人都沉浸在夜色中,毫无睡意。
可到了春节后,中国又恢复了平静。
我想趁新年还没过完,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有关春节的作文4春节是热闹的、喜庆而隆重的!
那是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我们全家都聚在一起。奶奶、妈妈和姑姑先去准备包饺子用的东西,我和爷爷、爸爸、叔叔在屋里玩扑克牌。不一会儿,我就看见奶奶、妈妈和姑姑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我急忙跑了过去因为我最喜欢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包饺子了,那很好玩的!爸爸问我:“你会包吗?”“当然了!我今天就来露一手!”我满怀自信的回答道。我先去洗了下手,之后,我拿起一个饺子皮,放了一点馅,我是左捏捏右捏捏,终于,一个饺字“出生”了!我情不自禁的看着这个饺子说了一句:“不错不错,挺‘漂亮’的!”爸爸说:“你又在‘王婆卖 ……此处隐藏5733个字……一定要说:谢谢。不让新的一年会有霉运,这个说法我小时候才相信,现在长大了不太相信当然我们还是要懂礼貌,我只是不相信会有霉运。哥哥那时候总是爱抢我的糖,我小时候嘴甜,糖就得的多,哥哥就不服气了抢我的糖,我不高兴了就会想爷爷奶奶哭诉着,哥哥只好乖乖的把糖还个我,我在开开心心的去于我的好朋友分享着些糖哥哥就会在一旁不高兴的说:哼!糖都不给我。我就会说:好东西总要要一起分享呀!哥哥你要那么多糖有什么用呀?出不完就坏了还不如和朋友一起分享的好!哥哥听了,还是不一起分享,生气的走回屋里,我就和好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开开心心的过完春节。
我喜欢小时候的春节,开心、快乐的春节!
长大了就不经常回老家了,老家要糖的习俗也没有了,但是还有一项活动我们还是非常的喜欢那就是领压岁钱、收红包。开始贴对联的,吃完年夜饭了爷爷带着三分的酒气高高心心上椅子贴对联看那: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写的多好呀!周记大全
虽然今年没有要到糖但是我能见到爷爷、奶奶、老爸、娘娘和哥哥,我还是很开心!
有关春节的作文13清晨,窗外传来一阵阵“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我飞身下床,朝窗外望去,大街上人来人往,身上都穿着红色的新棉袄。哇,今天是春节。春节如期而至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一刻,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一时间,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每年,我都很期待春节的到来,因为热闹,因为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
有关春节的作文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家猜猜这是什么节?对,就是我们日日夜夜期盼的节日:春节!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过春节,家家户户都忙不过来。
春节就像美食节,家家户户都会买回大鱼大肉。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妈妈上街买菜。首先当然是新鲜的猪肉啦!肉是最重要的,因为每逢过年大家都会酿香肠,可美味啦!猪肉、牛肉、五花肉……样样齐全!买好菜,下一步当然就是去批发部办年货啦,有各种各样的糖果、好喝的饮料、脆脆的饼干……难怪,每到春节,我就会吃成一个大胖子!
春节也像狂欢节。一到傍晚五、六点钟,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一阵阵的“噼里啪啦”声,会一直延续到8点。吃完晚饭后,轮到我们小孩子登场:放烟花!这便是我们小孩子最期盼的时刻。天上美丽的烟花,好似一幅天然的画卷,美不胜收。我总喜欢把烟火小棒围成一个大大的圈,先点燃一根,再引燃所有的烟火小棒。红红的烟火小棒像挂在天边的太阳,美极了。放完烟花,鞭炮又登场了。鞭炮放到12点,整个县才会进入睡眠状态。第二天一大早,鞭炮又会用“噼里啪啦”的响声向新年问好啦!
春节还是发财节!新年拜年,只要你乖巧真诚地说一些祝福的话语,再加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你就可以得到很多长辈的红包。攒下这些红包,我们就可以去买自己一直想要的礼物或者是帮爸爸妈妈买礼物啦!
在我们家,新年的最最最高潮就是全家一起包饺子啦!每次奶奶都会在包饺子前拌好我最喜欢的香菇猪肉馅。别人家都是去外面买饺子皮,而我们家则是自己做。奶奶先把面粉和好,再用擀面片的擀拌擀出一个个饺子皮,自己做饺子皮不但可以节省钱,而且吃用它包的饺子也会觉得更香、更美味。香喷喷的饺子出锅啦!奶奶特地做了一个里面是硬币的饺子,说谁吃到谁今年就有福气。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品尝着每一个饺子,生怕硬币崩坏了牙齿。“啊!我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饺子啦!”我开心地叫道。大家看着我笑嘻嘻的,而我们家的其他小朋友则都会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浓浓的亲情都融在了这张餐桌上……
春节就这样在笑声中走来,也将会在笑声和祝福声中过去。
有关春节的作文15每到春节,我和妈妈就会来到武侯祠逛大庙会。这成了我们家过年的传统。今年,我和妈妈再一次来到了纪念卧龙的祠堂——武侯祠。
和往常一样,我们直接穿过武侯祠,来到了锦里。里面到处挂着猴面具,街上的店铺一个劲地吆喝,非常热闹,但我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缺了年味。
前几次来锦里,到处张灯结彩,家家店铺挂着祝福语,对路人道上一句真挚的祝福。即便是陌生人也如此。还有人抛洒人民币,大家纷纷跳着、抢着这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今年大家来去匆匆,街上的店铺也各忙各的,无暇顾及路人,更没法抛洒钱币。以往陈列着传统风俗的地方也被小吃摊所霸占。这令我非常失望。
我们再次回到了武侯祠。
盆景园里的盆景再次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海棠花盆景和往常一样,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那些盆景表面上十分用心,有意境,但在那美丽的背后,那花却早已经衰老了。
前几年来,那海棠花正值“盛年期”,开得十分鲜艳,异常的红。
人也像花一样。每个人都有着从稚儿到耄耋老翁的过程。有的散发着异常的光彩,名垂千古;有的阴险狡诈,遗臭万年;有的忠义侠胆,令人们感慨万千;有的玩弄权术,被人们骂得狗血喷头。
三义庙里的雕像还是那三尊雕像,景还是那些景;花照样开着,人照样走着,但风俗却变了。
过去,人们贴桃符、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现在,一些风俗慢慢的消失了,新的风俗产生了。
人们经常开着车子,到处玩耍,抛弃了团圆时的美好,图一时的安逸、享受;还有的带着老年人出去玩耍,不顾他们的疲劳;还有的干脆宅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慢慢地老了,一些事情被遗忘了,风俗也发生了变化,而景却照样的在那,花照样的开着,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叹!